Weekly#2:冬至/友谊/考研
我若停滞不前,我就沦为奴隶;不管属于你,还是属于谁。——浮士德
AWAP#2 记录
记录存在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是,当你的生活足够丰富的时候你不会想到记录,因为记录的时候会占据你体验的时间;当事后再记录的时候已经不是当时的感受,并且经常会因为没有及时的记录而让记忆产生错误。如果生活不够丰富,又缺少记录的内容,因此更多的还是自己的情绪宣泄。关于记录的工具,分散在不同收藏夹里、不同笔记软件里的记录会让后续的整理非常麻烦。
所以整理一下关于记录我遇到的问题:
- 没有东西记录
- 没有及时记录
- 记录非常离散(收藏夹、不同软件、截图等)
一些可以尝试的方法:
- 使用电脑的时候,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在旁边打开Logseq,边做边记录。
- 使用手机的时候,不要使用软件自带的收藏功能转而使用截图,如果一定要做,那就把文字记录在flomo。
- 使用语音转文字快速记录想法。
- 零散的想法记录在本子上。
- 最重要的一点,多去做事情。
关于记录,其实不只是记录本身,可以上升到生活方式。比如说,我喜欢躺在床上刷推特,如果遇到有用的信息,我不能通过电脑记录。再比如说,我经常晚睡,深夜emo的时候喜欢记录一些没有意义的情感宣泄的话语,或者说记录下一些当时以为非常好的解决方案。事后回看,其实那些时候用文字记录下的价值量并不大。所以说,与其是调整记录方案,不如说是调整生活方式。在床上的时候就专注于摸鱼(看小说)和睡觉!
冬至
今年的冬至是考研的第一天,受朋友邀请参加了学校食堂的活动。终于学会了擀水饺皮,一个南方人终于在她的第三个十年内学会了如何擀水饺皮。还学会了名为“柳叶包”的包法。
参加集体活动固然能让人感受到活着的感觉,但我的性格让我即使参加了活动也还是一个透明人,也无法认识新的人。我的社交模式是被动的,这虽然也不是什么缺点,但我确实需要学会当面表达自己。

友谊
本周发生了几件事,让我意识到我的人际关系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好。
第一件事情是合作去完成一个社会实践。从立项申请到申请答辩,我感觉大部分事情都是我在完成。我不喜欢让对方付出的比我多,也不喜欢对方做的比我少。当然,大部分是我的责任,一开始申请项目的时候没有仔细考虑方案可行性,寻找合伙人的时候也是非常随便的。
第二件事情是关于讨论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。让我们意识到和朋友之间的价值观是不同的,我的目的也不是说服对方。但确实这对我们的关系产生了影响,或者说这其实是导火索。我们并没有什么共同话题,只是因为习惯分享日常而分享日常。但其实我们并没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,而且已经快三年没见面了。那么我们情感维系的基础其实挺薄弱的,只是线上的聊天的吧。而且,看起来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抱怨,或者分享一些无意义的话题。我并不能提供什么情绪价值,也许话语之间还隐隐带着傲慢?单方面的向对方索取情绪价值其实也是不利于我们的关系。我们是什么关系,随着共同记忆的淡忘,同时又没有创造新的记忆,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联系呢?就像谈了感情,长时间之后激情退去,还要怎么共同生活呢?也许我应该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事情,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值得打扰对方,或许是应该冷静一段时间。但为什么我不去说呢?也许是因为怕对方觉得我自作多情吧,或者说对方确实没有这个意思。
也许我存在问题,但我不想承认这只是我的问题。关于我的那部分问题就是,不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任何(价值观、负能量)。其实早该知道人类孤独的本质,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陪你走到最后的。尤其是当你不努力了。
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三年的问题和痛苦究竟是来自什么了。
考研
本周周末是25考研,似乎坚持考完就已经是胜利了。如果当初没有复读的话,我今年或许也是在考研或者已经保研了。但是没有如果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复读来了浙江大学,其实也不错的!(虽然最近出了很多事情)
虽然说读研之后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,但我还是决定先读研。首先是为了背景的转变;其次也是为了做一个跳板,我还存在着出国的打算;最后是想换一个一线城市生活,或许那里会有更多的机会;最最后就是,在校的创业成本比较低。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是想要逃避就业市场。
今年很多认识的人都在考研,仿佛回到了高三。祝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。
本周在读:《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》
很早就听说了,也去了解过一点;打算从头到尾读一下。临近期末,读书速度非常缓慢。
记录一下
- 12.16:食堂新上的烤鱿鱼很香。
- 12.17:很多事情作为副业只要去做就行了,不用担心特别多。
- 12.18:一线企业未来几年不再招收女法务。(很好,转行吧)
- 12.19:感觉始终无法克服的是一个不好的点是,总是被自己的欲望驱动(看小说)零零总总应该有很多时间了。而且这不仅仅是浪费时间,还会让我不能去做其他更为重要的事情,这很不好。这种时候我总会忘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那些值得长期去做的事情,而是沉迷于这短期的快乐当中,这很不好。
- 12.20:努力是公平的,我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,身材更好看,皮肤更好,精神更好,身体更有力量。
- 12.21:长时间蜗居网络,其实也是因为线下生活不够充实。
- 12.22:25考研结束,26考研启动!
值得收藏
为什么商家要做品牌?为了让人记住只是一方面,主要还是为了让客户和某种特定的体验,特定的品质之间建立起一种情感联系。那么,人有没有品牌?就是说人希不希望他人能时常想起自己来?把自己的名字和某种美好的情感回忆体验联系在一起?我觉得是这样的。——槽边往事 《冬至聊聊生意》
在现代社会中,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之中。社会的规范、文化的压迫与自我认同的混乱,容易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。这种困境是个人的,也是社会的。我们活在一个以“常态”为标准的社会中,常态的定义在不断变化,但无论如何,任何超出常态的行为、思维或感受,都有可能被视为“异常”。特别是一些较为隐蔽的群体,比如性少数群体、低收入群体,或者与主流价值观冲突的人群,社会的压力容易让人无法真正表达内心的困苦,最终的痛苦只能在自我意识中不断积压。——白熊阿丸的小屋《我和我自己和解的一年——从药物依赖到自我审视与重塑》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