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ekly#3:流水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
When action grows unprofitable, gather information; when information grows unprofitable, sleep.——Ursula K. Le Guin,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
复刊词
自从上个学期末进入考试周以及后来假期就很久没有写过周刊了,放弃真的是很简单的事情,但还是想继续。没有更新的日子里我也不是停止了记录,只是采用了手写日记的方式。
同时,也想好了这个周刊的名字,就叫「流水周刊」。很普通的一个名字,寓意是“流水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”。此外,我五行水旺,宜顺势而为。
关于效率
一周里有几天效率特别高,而有几天效率又特别低。效率高的时候几乎可以 fill to do list,但是效率低的时候几乎干不了什么事情。这一周里效率比较高的是周一周二。这一周周一周二的特点是我有早八所以需要早起,且早上不能赖太久的床。同时周末刚结束,休息得比较好。
其实一天效率高不高,只要看那天早上有没有在床上赖床看手机。如果有,我这一天效率基本就不高,如果没有那么高效的可能性就很大。不用早起的早上我真的很喜欢躺在床上看手机,然后一脸烦躁焦虑地起床;而如果需要早起的早上,我在闹钟叫醒之后挣扎再多睡几分钟,直到真的快来不及的时候赶紧起床,简单洗漱出门。所以,其实很需要戒掉的一个习惯是躺在床上玩手机。
关于效率与行为其实有很多名著,但我都没有看完。比如书架上的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《福格行为模型》。
关于赚钱
这个问题不只是现在困扰着我,也是一直在困扰着我。理性告诉我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,但是看到那些赚快钱的人还是忍不住幻想自己是否也有可能。总之,我的问题出在没有耐心。但这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,让没有钱的人先不要去想钱,实在是强人所难。也许当下我最好的办法还是去找一个班上。
关于副业的话,我认为还是没必要去做投入收益比低的事情,比如没有了解市场的前提下,凭着自己的想象,累死累活搞出一个 9.9 r 的产品,完全是浪费时间。关于产品搭建,有很多不同的说法,有人说先找到买家再来搭建产品;有人说,自己先做好内容,再来反向筛选买家。看起来都很有道理,我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两种模式的适用条件,所以暂时无法得出具体的结论。
还是要给自己耐心。
未来这件事
太长远的事情还无法制定计划,但我逐渐明晰自己未来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只工作不上班。不管是 remote 还是创业成功还是靠无数个小生意养活自己。总之,我现在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。
近一点的事情就是今年到底是准备考研还是找工作。很美好的幻想是一起,但是很有可能得不偿失。最后还是决定以考研为主,因为想要转码,所以背景要干净。同时辅以技术的学习和一些项目的开发。工作,如果找到了更好。
既然决定了,那就去做吧!
本周已读:《我可能错了》
这本书是一个营销编辑通过公众号联系我的。是置换得到的一本书,但一直拖稿,终于在上周看完了并且交稿,算是了却一番心事。
刚开始对这本书没有什么兴趣,后来看着看着发现了解一种也许永远不会经历的生活也是挺好的。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“我可能错了”。这本书其实是将作者怎么通过冥想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会冒出很多念头,对于自己的东西,人们总是下意识的去相信。但是这些念头也可能是曾经看到过的错误的信息得到的。我们无法控制它们的产生,但我们可以选择是否相信它。质疑别人很容易,但是质疑自己却很难,尤其是质疑那些脑海里的念头就更难了。作者就是希望告诉我们这一点,不要轻易相信你的每一个念头。
另外也有研究表明,人脑海中每天会产出很多想法,98%的想法都是消极悲观的。一旦我们将注意放到这些想法上,我们就是很容易被消极情绪俘获。一旦不小心陷入的时候,可以反复默念这句咒语“我可能错了”。
那些焦虑、害怕都只是想法而已,不是事实;它们可能会发生,也可能永远不会发生。不要为了尚未发生的事情破坏你当下的专注。
下周见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