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606
今天是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实践第二天,没有完整地坚持下来。主要原因其实是习惯的不好,我总是习惯在同一个时间同时干很多事情。其实,人很难在同一时间干很多事情,一般来说,只能做一件事情,所以其实我是频繁地切换。比如,看电子书看20分钟,然后不自觉拿起手机刷帖子,一不小心就半小时过去了。然后书也不想看看了,就一直玩手机。另外一个不好的习惯是,坐着坐着就想上床,然后就抱着电脑躺床上去了,躺床上之后就自然拿起手机刷视频,一刷就是两个小时。然后就到饭点了,又去吃个饭。回来又犯困上床睡觉。所以一天下来,就没做什么事情。
因为没有做什么事情,所以,也没有什么心得体会。果然,学习是要从实践中获得的。
今天是周五,刚好是《科技爱好者周刊》更新的日子。里面的一个言论很戳我。
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,并非是那些接受给予、放松享受的时刻,而是那些为了完成一件困难而有价值的事情,自愿将身心发挥到极限的时刻。---- 米哈里·契克森米哈赖,‘心流’(flow)概念的提出者
于是,我也在想什么事情对我来说是困难而有价值的。我的第一想法是做科研,这是我觉得可以称得上困难而有价值的。后来我又想了一下,这是一个答案,但不一定非得是科研,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。比如,解决一个难题、做出一个软件。只要你想,你总能在一些事情上获得成就感。
看到司法部关于法考的推文,看到计算机化考试的输入法中的双拼方案只有微软双拼,但我一直用的是小鹤双拼,所以为了提前适应,今天用回了全拼,感觉有点不适应。
今天早上的时候又在纠结要不要考研。从三月开始一直纠结到现在,还是没能下定决心。我还是对cs的工作抱有期待的,尤其是找远程工作,肯定是需要相关的实习和学历条件的。读cs硕比较吸引我的点是:大厂高薪工作,可以快速完成资本的积累;远程工作机会丰富;不用那么早进入就业市场,还有空间试错。(好像也没有很多吸引我的点🤔)缺点是:花半年时间准备不一定能上还分散了考公的精力;大厂工作日没有自己的空间;就业市场也不那么好。
读cs硕并不是去学技术的,而是有一个计算机学历可以通过一些工作的筛选。没有下定决心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害怕all in考公最后也没能考上,另外就是还想继续体验大学生活,以及同龄人基本都是选择升学。但是需要明确的是,这是我自己的人生。重要的是我想怎么样,而不是我希望在他们眼里是怎么样的。如果一段关系让自己感到不舒服了,那就远离这段关系。
那么我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呢?我对自己的期待是什么?其实从自己的角度来说,我并不想读研。只是偶尔会被那些表象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欺骗罢了,陷入自己的幻觉罢了。
那就先不读研了。创业!
被优绩主义荼毒的前十八年需要用很大的努力去治愈。